《穿过雨林》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1年10月24日 11:00  来源:海南发布 编辑:黎秀葵  点击:662

 

《穿过雨林》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1年10月23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向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海南省新闻办、省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院线电影《穿过雨林》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穿过雨林》是一部海南本土教育扶贫题材电影,主要讲述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给山海黎乡带来的巨大变迁,该片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省乡村振兴局、海南省总工会、共青团海南省委指导,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员会、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海南省教育厅联合出品,海南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工厂(海南)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摄制。影片从策划、创作、拍摄到制作完成历时近两年,目前已取得国家电影局电影公映许可证,该片定于2021年11月24日全国公映。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夏斐先生;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儒茂先生;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电影《穿过雨林》总导演林青女士;请他们对影片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等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向向:

 

下面,请夏斐书记结合影片谈海南本土影视艺术创作,并向海南文艺工作者提出新时代的倡议。

 

 

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夏斐: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电影《穿过雨林》即将全国公映之际,作为影片指导单位,我谨代表海南省文联向影片的出品方和摄制方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给予这部影片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各级部门以及奉献心血的全体创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亲自宣布中国正式设立包括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内的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喜讯传来,海南沸腾。时间刚刚过去11天,今天,我们在此举办展现海南热带雨林神秘诱人风光以及海南黎乡淳厚民族风情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题材电影——《穿过雨林》的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可谓恰逢其时、锦上添花!当然,作为首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和现任的省文联主席,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和特别激动。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讲好海南生态文化故事、挖掘海南生态文化题材,宣传推广国家公园理念,擦亮国家公园名片,培养国家公园文化,是海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海南省影视家协会积极团结组织全省影视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努力深挖和创作出具有海南气质、海南风情以及突出海南生态文化的优秀本土题材影视作品,这充分体现了海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影视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和艺术担当自觉。

 

《穿过雨林》这部电影正是由海南本土创作团队用心、用情、用汗水为大家奉献的一部优秀的海南生态文化影视精品。影片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山海黎乡的动人故事,以兼具时代主题与艺术深度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海南十五年如一日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给贫困黎乡带来的巨大变迁、给偏远山区黎族儿童命运带来的幸福美好的新未来。影片塑造了海南基层党员干部、一线教育工作者真诚、朴实、苦干、乐观、奉献的形象,展现了黎族同胞纯良质朴、信守诺言的优秀品质,以小见大温暖地再现了教育扶贫探索实践的艰辛和不易,从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海南教育扶贫的成果,深刻体现出“扶贫、扶志与扶智”相融合的鲜明主题,以及海南黎乡人民共同团结进步的暖心成效。影片主创团队在电影创作期间,秉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倾尽心血、力求完美呈现,“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是海南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明辨是非、从我做起、直面发声是我们省文联应尽的责任。借此机会,通过各位媒体朋友们,我谨代表海南省文联向海南广大文艺工作者表达几点希望:

 

第一,衷心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第二,衷心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第三,衷心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饱含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第四,衷心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始终坚持品艺兼修,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始终牢记肩头的社会责任,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功课,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力戒心浮气躁,坚守法纪底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第五,衷心希望广大作家艺术家遵照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讲话要求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肖莺子同志的工作安排,学党史、转作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自贸港。

 

第六,衷心希望省影视家协会等所有文联系统的各个协会,团结引领广大作家艺术家,共同谱写海南文艺繁荣发展新篇章,奋力建设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自由贸易港!

 

最后,拜托各大新闻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好报道好这部电影以及创作团队幕后的故事,也拜托各电影发行公司、各院线公司和影片的摄制方一起做好电影《穿过雨林》的发行、放映和宣传工作,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让感人的海南故事传遍四面八方!

 

最后,祝影片《穿过雨林》首映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首先要祝贺《穿过雨林》即将在全国公映。能否请夏斐主席谈谈如何立足海南文化创作打造海南文艺精品?

 

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夏斐接受记者采访

 

夏斐:

 

大家都知道,我是今年5月24日就任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6月6日全票当选海南省文联主席的。5个月共150多天。担任文联主席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在建设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自贸港背景下如何推动文艺繁荣出精品出人才?在文艺繁荣发展中如何挖掘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在挖掘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中如何体现新时代讴歌自贸港?

 

今天发布的电影《穿过雨林》和最近很火的舞蹈诗《黎族家园》给我巨大的启示。

 

第一,自贸港可以因展现独特地域民族风情而更富魅力,艺术家也因自贸港而更加才情勃发、光芒四射。几天前,由我们舞协原主席蒙麓光女士打造的海南原创舞蹈诗《黎族家园》在上海首演获得巨大成功,用舞剧的艺术形式向一线大都市的观众盛情展现了一幅大海之南的民族风情画卷。今天,电影《穿过雨林》宣布即将在电影院与全国观众见面,电影以生态文化为内核、真实的故事为题材、浓郁的黎族风情为载体,相信也令人难忘。这两部作品可称之为海南文艺精品,作品的本土创作团队和人才将有力地参与推动海南自贸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艺术之美在于打动人心,艺术之树在于扎根人民。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到人民中去、为人民发声,这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全球宣布中国设立包括“海南热带雨林”在内的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这是具有世界性的生态文化对海南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召唤和启迪;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海南文化更能借经贸交流扬帆出海,这是海南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难得机遇。

 

第三,文联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贸港文艺繁荣发展方面大有作为。今年以来,我们省文联以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艺术自觉,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文艺担当自觉,着力引领文艺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庆祝建党百年活动部署,开展主题创作。精心打造“红色七月”,集中推出《信仰的红色印记》108米书画长卷巡回展、“红色华章·百年辉煌”主题书法展、“基层党旗红”主题摄影展、“琼崖百年红·丹青颂党恩”主题美术作品展,大型交响主题组歌《海南颂》、“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作品展”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红色展览展演,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精彩壮美的时代华章,打造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艺术流动课堂。省作协组织推出五部“美好天涯”丛书以及三部报告文学作品,《天涯》杂志、《海拔》内刊推出“诗颂百年路”等专辑,得到中宣部出版局表扬。我们与三沙市加强战略合作,开展第三届“感悟大海、守护南海、走向海洋”海洋风主题歌曲创作活动,携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海洋文化艺术品牌。

 

我们还密切联系新文艺社会组织,加强“文艺两新”管理和扶持。大力支持海南椰娃艺术团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椰娃艺术节“童心向党”大型公益演出,支持海南省颂读学会开展100期公益颂读会,指导琼台示范学院举办“为英雄铸像”琼崖革命百年名人物美术书法创作工程等等。

 

下一步,省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讲话要求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肖莺子的工作安排,结合文联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既体现“文”的特点,又突出“联”的优势,更形成“界”的实力,坚持正确导向,集中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自贸港的文艺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作家和艺术家,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市场性价比的文艺品牌项目,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艺术创作生产品牌机构,加强“文艺两新”管理和扶持,加快网络文艺融合发展,组织好“南海文艺奖”评选等等,在海南文艺界形成争先创优、共创繁荣的良好局面,奋力建设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自由贸易港。

 

向向:

 

下面,请陈儒茂书记结合影片创作介绍昌江的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

 

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儒茂: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与大家共同迎来电影《穿过雨林》的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对昌江的重视和支持,安排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让我们有机会向媒体朋友们介绍昌江的情况。在此,我代表昌江县委、县政府,对电影《穿过雨林》首映和即将公演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摄制组艺术家和全体演职人员表示诚挚的敬意,对今天到场的媒体及嘉宾,表示感谢!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多年来,算生态账、打生态牌、吃生态饭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前不久,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包含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内的首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又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对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昌江作为承担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省为数不多的各类环境资源要素兼具的市县,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大财富、最大优势。为了守护好这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03年,昌江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移民”模式,将王下乡牙迫村整村搬迁到石碌镇水富村,既实现“人退山绿”目标,也彻底改变了这个昔日贫困封闭的黎村面貌。2006年,昌江又大刀阔斧创新改革,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把王下、七叉等贫困地区的5000多名孩子迁到县城读书,结束了王下无高中生、无大学生的历史,为全省乃至全国有效探索出一条斩断穷根和保护生态共赢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王下、七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依托“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全域全季旅游品牌,高标准规划建设“黎花里”文旅小镇、“木棉红”景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使王下、七叉蝶变成海南自贸港新兴的旅游“网红”,助力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过夜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倍、2.1倍,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此次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单位联合创作的《穿过雨林》影片,正是生动再现了多年来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保护生态环境、挖掘生态价值给贫困地区、给贫困群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真实记录了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艰辛付出,体现了黎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也充分展示了昌江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借此机会,我想用三个关键字介绍一下昌江。

 

第一个关键字是“绿”。昌江山海林田江湖湿地等资源要素齐具,拥有11万公顷森林资源、近万亩滨海湿地、65.97公里海岸线。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修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投入近10亿元治理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创文创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彩化”,广种三角梅、木棉等特色花卉树种,推动森林覆盖率达64.14%,一举拿下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等金字招牌。同时,高水平规划打造四大“国”字号公园,建成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3A景区,壮大春夏秋冬全域全季旅游,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二个关键字是“新”。主要是农村发展面貌新、农民生活新。近五年累计投入20多亿元、聚全县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加快乡村振兴步伐,5000多户贫困群众收获产业分红5178万元、1.8万名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五年增长117%;“十大特色种养业”逐步壮大,特色产业小镇、“一村一品”助推农民快速增收并纷纷住上“冬瓜楼”“毛豆楼”“圣女果楼”“香水菠萝楼”,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85%;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厕、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五大文明创建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使昌江在全省率先完成文明生态村全覆盖,获4个全国文明村镇、6个国家森林乡村、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星级美丽乡村。

 

第三个关键字是“厚”。昌江是最早的黎族原住民发源地,拥有6万年前古人类遗址钱铁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文化活化石”王下乡洪水村船型屋部落、南宋始建的峻灵王庙等文物古迹。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保护传承特色文化,打造“全国围棋之乡”“中国木棉之乡”“昌江玉”等文化品牌,举办“三月三”主会场活动、首届霸王岭热带雨林文化节、昌化江畔木棉红、玉石博览会、非遗文创大赛、黎花三里寻等特色文旅活动,不断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新业态。下一步,我们将以多样文化为依托,加快建设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基地,并逐步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化、企业化,让特色文化成为展示昌江独特魅力的闪亮招牌、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昌江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胜枚举。今后我们还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为昌江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征程中扬帆远航注入强劲动力。最后,再次真诚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关心支持昌江发展,诚邀各位再次来到昌江,一同感受黎乡巨变,一同欣赏如画风景!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海南日报记者:

 

昌江王下是乡是《穿过雨林》的重要取景地,刚才影片宣传短片中也展示了那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昌江将采取哪些举措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助力王下乡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陈儒茂: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里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前不久宣布设立首批包括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内的五个国家公园,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格外重视、寄予厚望。

 

对于昌江来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守护霸王岭这片热带雨林、保护好生态环境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在全国、全省率先探索了生态移民、教育扶贫移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补偿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立桩定界等多项生态领域改革,并配合省建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执法队伍,实施海南长臂猿生态廊道等项目,为保护好热带雨林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来,我们依托王下乡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黎花里”文旅小镇,带动群众吃上旅游饭,为全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具体实践。

 

未来,我们也将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围绕乡村“五大振兴”要求,以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契机,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再创4A、5A级景区,同时继续高水平建设好“黎花里”文旅小镇,培育发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创意农业、民宿、农家乐等“农旅”“文旅”产业新业态,推动教育扶贫移民“走出去”与人才回流“引进来”双向驱动,以打造流动文化博物馆、壮大本土文化传承队伍等途径讲好“黎家故事”“雨林故事”“史前故事”,以打造十星“两委”标杆为目标建强基层“领头雁”,通过“企业+集体”“科研院所+集体”等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激活偏远山区振兴发展动能,打造王下“乡村振兴样板”。

 

向向:

 

下面,请林青总导演为我们介绍电影的创作历程。

 

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电影《穿过雨林》总导演林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参加海南教育扶贫题材院线电影《穿过雨林》的全国公映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代表电影主创团队为大家介绍本部影片的创作情况。

 

关于这部电影的创作,我们要回溯到2006年以前的王下乡,被群山环绕、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王下乡,那里因“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讯号”的三不通被称为海南的小西藏,那里的百姓还延续着刀耕火种、烧林劈柴、“三个石头一个灶”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那里的孩子因教育资源缺乏连续15年没有人接受过高中教育……正是2006年,一项改变偏远黎乡孩子命运的重大举措——“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悄然启动,自此开启了海南教育扶贫一段光辉的历程。十五年来,因为教育扶贫,铺就了山里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开辟了改变山里孩子命运的希望之路;十五年来,因为教育扶贫,改变了万千黎民的精神世界,让海南的黎乡苗寨发生了沧桑巨变,让老百姓切实过上了幸福生活;十五年来,因为教育扶贫,生态核心区的落后村庄带着发展的希望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贫困又实实在在地守护了绿水青山;十五年来,因为教育扶贫,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从2006年到2020年的十五年间,超过900人走出王下乡,140多人圆了大学梦!

 

“十五年如一日”,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探索和实践书写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历程中一段感人的历史,也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海南精神的缩影。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教育扶贫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我们用影视人的表达方式生动地记录、诠释、传播这段发生在我们海南大地上、来自海南人民中的温暖小故事,用镜头让更多的人看到海南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美丽斑斓的淳朴黎乡,以小角色的闪光瞬间让海南人民勤劳淳朴、善良守信的品质印记在每个人的心里,用影像留下一个关于海南黎乡美丽乡愁的美好追忆和充满绿色生机的未来想象。

 

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我们在整个电影创作中秉着精益求精、精雕细镂的精神对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都倾尽心血、力求完美呈现。影片的主创团队由海南本土优秀青年影视人才符兴旺和王威分别担任总制片人和导演,同时邀请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老师担任影片总策划,原海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晓剑担任编剧,由参演《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而蜚声业界的国家一级演员范雷和青年演员胡姗姗分别担纲男女主演,电影音乐由知名音乐人梁凡及其团队编曲、由国际首席爱乐乐团打造。为了体现影片的年代感和地域性,前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筹备,主创团队成员提前深入昌江等多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全情投入剧本的创作工作,期间特别邀请国内、省内专家召开剧本研讨会,对剧本字斟句酌、反复锤炼、精心打磨修改近50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影片剧本先后荣获海南省民族文化“七个一”剧本类特等奖和第四届民族题材电影创意剧本奖;在影片拍摄期间,全剧组200多名演职人员深入海南深山老林,抗酷暑、穿雨林、涉深水,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克服恶劣环境完成艰苦拍摄;在影片后期制作上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尤其是在电影音乐制作上力求突出海南黎族音乐元素,几易其稿、反复推敲,聘请专业的海南民间音乐艺人,融汇运用“海南八音”民间器乐和竹竿舞、摸螺歌等海南黎族曲调。整部电影从团队组建、故事创作、实地拍摄到音乐制作,围绕突出海南气质、海南特色、海南风情,力图尝试走出一条新时代的海南影视创作之路。

 

《穿过雨林》将于11月24日全国公映,这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各界人士及在座各位的关注支持。作为海南影视文化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指导和引领下,积极扛起担当、主动作为,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坚定海南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海南影视艺术精品,以影视艺术讲好海南故事、弘扬海南精神,用光影魅力彰显海南气质、展现海南风情。

 

穿过雨林,是天上的星星微光聚集照亮了黎乡孩子们的前行之路;穿过雨林,是蜿蜒的山路崎岖不平见证了海南影视人的追梦之路,“一声诺言,一生守候”,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行走在创作海南影视精品的道路上。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的到来,衷心地欢迎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以你们敏锐的观察、细腻的解读,对影片中多样的海南文化、动人的海南故事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报道和宣传。欢迎大家11月24日走进电影院支持我们,支持海南电影!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总导演林青,2019年您曾经执导了海南首部扶贫题材电影《圆梦》,您的这一部力作《穿过雨林》同样也是海南本土扶贫题材电影,两部影片在主题和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或不同点?

 

林青:

 

这个问题很好,虽然两者都是扶贫题材电影,但是在主题和表达形式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电影《圆梦》我们是通过海南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琼剧艺术形式融合电影的表达方式来展现奋战在海南脱贫攻坚一线、乡村振兴一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也使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通过表现电影中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干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容易唤起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电影《穿过雨林》,主要是以儿童教育片的形式,通过小朋友的视角,以散文诗电影诗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一个温暖的小故事,讴歌展现海南“教育扶贫移民”这项伟大的时代工程,这段历史跨度达15年之久,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扶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这两部电影的相同点,我们都是遵循“小故事大情怀,小角色大深度”的创作原则,这两部电影同时都展现了海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圆梦》主要侧重表现的是海南海洋之美,《穿过雨林》主要侧重表现的是海南旖旎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

 

向向:

 

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关注,希望各位媒体记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充分挖掘影片亮点,为电影《穿过雨林》给予大力的宣传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请大家移步到海口中视影城(国秀城)1号厅参加电影全国首映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