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著名琼剧作曲家吴梅先生谈琼剧传承

作者  张贺琼 胡晓维

11月22日晚上,琼古遗韵“民间艺术进高校”展演活动在海南大学思源学堂拉开序幕。展演活动以八音器乐和琼剧为主题,向海南大学师生展示了《闹军坡》、《送新娘》、《惜情》等剧目以及水袖和把子等琼剧技巧。著名琼剧作曲家吴梅先生对展演内容进行了现场讲解。

吴梅先生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琼剧时代,切身实践过音乐唱腔从传统到创新之路,他能编剧,善作曲,懂演奏,还是海南文史研究者。他的作品多次随团到美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也造就了一批名演员,在海南音乐界、戏剧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当天下午彩排间隙,记者在思源学堂演员休息室见到了这位已步入耋耄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与这位戏曲大家就琼剧的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吴老先生了解到记者来意后,十分谦虚地说,“哪里担得上传承那么大的名头,我只是一个搞艺术的老艺人罢了。”

谈到这次的民间艺术进高校活动,吴老高兴地说:“双手赞成,早就应该办这样的活动了。”他认为琼剧就应该从最高学府里最有文化的人开始传播,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作曲家,“希望大学生不要仅仅是纸上谈兵,说一些无法实现的空话。”

吴老同时表示,在高校传播琼剧,最大的难点就是让现在的大学生去学习民间语言。“要想学习琼剧,就必须懂海南话,而海南话又不同于其它方言,有极其细腻的8个音调。”吴老认为当代大学生不愿意学习海南话,而这也阻碍了琼剧的传承。

“琼剧艺术由海南话而来,所以一定要保留海南话。”吴老强调,懂海南话是学习琼剧的前提。他说,“琼剧要想发展,一定要从小孩子教起,要让他们说方言。” 谈及海南话与普通话的差别,吴老形象地为记者展示了海南话不同于普通话的八个音调。

据了解,2014首届海南琼剧小品电视大赛于8月18日拉开帷幕,面向全省征集琼剧原创剧本,入围作品不仅能够获得丰厚奖品,还能共同参与录制属于自己的琼剧。吴老认为这种比赛是传承琼剧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尽管如此,吴老依然再次强调:“琼剧必须用海南话表现出来,要保留语言才能保留琼剧。”他认为琼剧如果改成普通话,就会失去其原有的韵律。

“在传承方面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接班人难培养。”吴老担忧地说道。吴老告诉记者作曲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完成的。

吴老也培养过接班人,但其弟子都没能坚持下去。据吴老介绍,曾经有一个喜欢唱戏、拉二胡的海大毕业生,求吴老教他作曲,结果不久他就放弃了。吴老语重心长地说道,作曲需要有三“心”:决心、恒心、悉心。“要能坚持,要不怕麻烦。”

“还有记谱也相当难,要懂一定的音乐理论,还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吴老说,“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太难了,很累、很费功夫。唱戏是需要唱感情的,很多人都唱不出来。”

[来源:记者团] 2014/11/27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