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我说文艺

蒋聚荣:我在文昌海边拍摄“嫦娥五号”奔月

2020年12月25日 00:00    点击:5877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我在文昌海边拍摄“嫦娥五号”奔月

文 | 蒋聚荣

 

11月24日凌晨4点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图片

嫦娥5号垂直转运成功

 

而我经过十多小时的耐心等待,终于在文昌龙楼镇淇水湾海边,用相机记录了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发射的精彩瞬间,真心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耀与自豪,作为一名曾经的军队测绘兵,深切感知中国探月工程取得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尽管有消息提前通报了发射的时间,但为了记录好嫦娥五号奔月的壮举,提前选择理想的拍摄机位,我还是决定23日下午3点半从海口家中出发,赶在天黑前到达龙楼镇石头公园一带海边仔细察。对比了3处位置,最后选定前景中有多艘小渔船停靠的小渔港为拍摄地,为完成拍摄计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我喜欢在作品中添加前景的一惯创作风格。

 

图片

蒋聚荣在拍摄现场等待

 

在多次拍摄火箭发射的过程中,我喜欢用一长一短两台相机进行创作,长焦追踪拍摄火箭从点火、上升、分离等详细特写过程。短焦拍摄火箭上升时的运动轨迹和地理环境。本次拍摄前,为了很好呈现嫦娥奔月的意境,早早我查看天气预报,重点了解当晚月升月落的时间表,发现月落时间为24日凌晨1点50分,也就是嫦娥升空时,月亮早已落山了。于是我决定采用多次曝光,先将当晚时有时无的月亮,按上部构图的需要拍摄多张,尓后用长焦抓拍火箭上升爬高的精彩瞬间,重点是上部多点空间,为随后的两图在相机内完美合成量体打造创造条件。这幅《火箭穿云奔月》的特写图片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另一幅《火箭升空渔港美》的广角图片,是我用间隔拍摄方式即选定每隔1秒拍摄1次,最后在同步拍摄60幅图片中选择出来的这幅渔港远方火箭钻进云层后其火尾巴拖烟跟随的壮丽景观图片。

 

嫦娥5号垂直转运成功


其实,早在2016年7月文昌发射场迎来建成后长征火箭首飞时,我就有了一个心愿,要利用东道主的优势,长期关注,坚持拍摄,用十年时间争取记录这里的每一次发射,用视觉语言讲述文昌航天人的伟大与功勋。

 

当年,在首发前一周,我曾专程前来龙楼镇,对发射场周边适合拍摄地方,逐一进行了实地调研,大致确定了每次发射我都尽可能换点拍摄的思路,努力做到图片不重复。正如我从2004年11月以来,已坚持不懈地连续参加了接下来的每届珠海航展(八届),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中国航展的故事与辉煌,并打算在拍摄十届后,精选部分图片呈现朋友分享。

 

图片

嫦娥5号垂直转运成功

 

我每次外出拍摄都会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携带相关器材,重点是长短结合,拍出效果各异的精彩。由于本次火箭发射在夜间,光线条件比较差,加上天空阴间多云且变化大,这给拍摄高品质图片造成了不小影响。我选用长焦组合为高像素的尼康D850(4575万有效像素)+尼康定焦540(500mm,F4),尽可能凸显火箭主体,确保优良画质。短焦组会为尼康D800E+尼康14-24mm(F2.8),突显渔港、渔船和海浪礁石与远方的箭体完美结合。当然清晰的夜色画面需要用稳定的三角架来保障,为此专门携带2支稳固的三角架来支撑沉重的相机镜头。由于我一人要操控两台相机和一部录像手机,所以早早将相关设置和参数返复调试好,先将支在一同带来的小型三角架上的录像手机在预定时间提前开启,防止在手忙脚乱时出差错。尔后,将设置为间隔拍摄模式短焦组会的相机开启,让它自动以每间隔1秒的时间连续拍摄60张(主要根据现场云层情况设定。当时,云层较低,箭体升空进入云层时间不会超过30秒。),为保证每张图片清楚,也为后期通过堆栈处理获得一幅火柱顶天的图片集垒素材。
 

图片

嫦娥五号文昌升空探月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确实比较短,留给摄影人的时间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练就良好的抓拍技术与构图技巧,还要有熟练控制器材的能力。比如说,火箭升空后前段是垂直上升的,后段程序拐弯、箭体与助推器分离等都需要上移和斜移镜头连续追踪拍摄,才会定格箭星,留下一幅幅精美图片。为操控方便,”拍空”摄影师都会选择价格超千元的碳纤维材质的悬臂云台或者具有专业动态平衡、极佳阻尼的液压球体云台,上下左右移动轻、稳、快,非常实用。这次拍摄,由于一时疏忽,常用悬臂云台忘带了,只能用三角架原配球型云台来完成,这给移动拍摄带来了挑战,好在自已多年练出来的基本功扎实。眼睛通过相机目镜紧跟上升的嫦娥火箭,掌控呼吸,一手控制云台相机,同时不忘适当的构图,另一手按节奏按动快门,从而一气呵成。

 

图片

嫦娥五号文昌升空探月

 

晚间拍摄不少影友都会因安保原因想进入海边而受阻,这次与我同行的一学生,在因送媒体人转场,被挡在渔村路口进不来的情况,好在经过艰辛交涉,用我的有效证件才回到海边拍摄点。所以,大家晚间到海边拍发射,尽可能赶到值勤人员上岗前入场或者带上有效记者证和媒体采访证,才可行。


另外,海边夜间天很黑,临时选择拍摄位置困难重重,特别是观察数公里外的发射场发射台星箭是否被其四周照明塔架遮挡几乎见不着,仓促中难免留下细节上的遗憾。

 

在每一次的拍摄中,器材的工作状态是能否抓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手上尼康D850是2018年初购买,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相机,性能比较稳定,但现在也开始有点小问题,如拍成黑片,速度突然变慢,经咨询厂家并采用恢复出产时设置,立即恢复正常,我已被迫3次使用。而另一台尼康D800E应该是2013年上半年添制的,用得比较惨,今年上半年才从尼康广州维护站花费3千多元更换相关零部件后继续使用中。两支尼康镜头状态还都不错,500定焦头成像锐利,火箭与平台清晰可见,表现优异;而14-24mm变焦头承接其一贯优质实用的特点,夜中大场景细节表现优良。
 

图片

嫦娥五号文昌升空探月


此次拍摄我分别用长焦和广角完成,他们各自有特色。


广角图片我喜欢《嫦娥五号今晨文昌琪水湾升空探月1》这个画面,这也是首次在海边用间隔拍摄方式获取我想要的画面。之前我也曾在海边拍摄过类似场景的发射画面,但因环境太暗效果不佳。这次选位正是看中了渔港有灯照亮海岸与渔船,在涛声中,小船时左时右轻松晃动,彩旗随风飘扬,仿佛在为即将奔月的嫦娥助威加油,港湾前景充满神奇。当火箭加速飞进云层的瞬间,海面上红红火火一片灿烂,景色绝美,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月色中的文昌淇水湾

 

长焦特写图片我比较满意《嫦娥五号今晨文昌升空探月3》(二次曝光),这也是本次发射我构思最多且十分想完美表现的画面,可是由于月落时间与发射时间对接不上,只好采用同晚二次曝光拍摄,随后机内合成的方式进行创作而成,效果还是不错的,充分展现了现实版嫦娥奔月的画面。

 

文昌石头公园海滩上的夜空

 

 

蒋聚荣,原海口市委外宣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第五届海南省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体育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士、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海口市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原副秘书长。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注册摄影记者参加了中国奥委会网站报道工作,2010年作为广州亚运会官方摄影队成员参加了全程报道工作,同年作为‘’摄影名家看世博‘’全国十佳摄影师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拍摄展示宣传活动。2012年6月荣获全国百名“中国体育·杰出摄影家”称号。2012年11月荣获第九届中国航展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师”十佳奖。2017年5月获郑州航展摄影大赛最高奖“炮摄”奖。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金牌奖和金像奖等。连续16年参加珠海航展八届摄影创作活动。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

 

1975年接触摄影,1984年第一幅摄影作品开始在全国获奖,1986年加入湖北省新闻摄影协会,次年加入湖北省摄协,1996年加入中国摄协。自1987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和中新社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新闻作品万余篇(幅),被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1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或签约摄影师,有700多幅新闻摄影作品和艺术摄影品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奖或入选,曾多次在海口市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有百余幅个人作品入选或单独在亚洲、非洲、欧洲及澳洲多国联展巡展等,著有《军旅情怀》等个人摄影画册等,主编和参与编辑多本海口市对外宣传画册,还被省文联评为海南省“德艺双馨十佳”等。

 

注:文中图片均由蒋聚荣提供,此文经记者陈昭毅采编,原刊登于中国摄影报12月11日第六版头条。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