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是开始而非总结

2013年08月09日 16:48  本站 文/林森 图/贾明慧 责任编辑:李君照  点击:35039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是开始而非总结

《天涯》杂志编辑部主任 林 森

 

 我注意到,这一套“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大部分作者都是记者。于是,我就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套书由记者来写?
 

 记者有敏感,能敏锐地察觉三亚所蕴藏着的文化底蕴;记者笔头快,才能那么快地把天涯文化的一个轮廓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三十本书分成了三卷,分别是“沧桑天涯”、“风情天涯”和“浪漫天涯”,第一卷挖掘的是天涯文化的历史底蕴,第二卷则侧重于民俗风情,第三卷则是正在进行时的天涯风情。
 

 可以说,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天涯文化的三个方向——之所以说方向,是因为,在我看来,天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丰厚而多彩的一面,还没有得到完整地展示。“天涯”作为中国人内心有着独特感受的一个词,无数的诗,让这个词带有很丰富的意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三亚的天涯海角,让中国人诗意寄托的情感,找到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地标。每个来到天涯海角的人,要寻找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天涯文化也因此具有多重内涵:那些流放至此的落魄文人的喟叹,是不是天涯文化?那种望着茫茫南海,再回望遥远中原的绝望,是不是天涯文化?鉴真经历风浪后,从破败的船中登陆,看到碧海蓝天绿意盎然,在这里休养生息,重新燃起东渡日本的希望,是不是天涯文化?回族人、黎族人、疍家人所层先的不同民族心理,是不是天涯文化?崖州民歌的动人心魄,是不是天涯文化?鹿回头的动人传说,是不是天涯文化?到了如今,亚运的南端点火台,奥运圣火的首传等等,又是不是天涯文化? 
 

 当然都是,如果抱着寻找更深的历史根源的心来读这套“天涯文化”系列丛书,我们肯定是不满意的——还有那么多被尘封的光华,等着绽放。因此,这套丛书的意义,其实是对“天涯文化”的一次溯源的开始,而不是总结。这些记者,用他们敏锐的笔触,写下了他们所认为的天涯文化,可仅仅有记者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作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甚至科学家的加盟,对天涯文化的挖掘,才能深入到历史中去、并与时代息息相关。
 

 不说别的,三亚从之前的小渔村变成今天的模样,那些村子里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改变?他们的内心情感,有谁聆听过?在三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的时候,这些本土人怎么面对一个新的“故乡”?……这种种的疑问,甚至不需要深究,我们就能会发觉,有多少重要的世事变迁和情感流变,被我们有意无意间忽略了——这是一个城市巨大的“财产损失”。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作家,真正写出三亚这座城市的精神,这是让人失望的,当我们把目光全都聚焦在所谓“时尚”和“浪漫”上的时候,却没有让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给“时尚”和“浪漫”增添上浑厚的气度。因此,我更愿意相信,从这套丛书开始,还有更多的“天涯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抱着谦卑的心,而不是对历史指手画脚,才能领会一座城市真正的文化内涵。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