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情怀,木棉风骨——谈王良先生的绘画艺术

2020年06月05日 15:10  作者:王进玉  点击:15790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一位成功的画家,务必要具备这么几个因素:有先天的艺术禀赋,有聪敏的灵感休悟,有精湛的笔墨语言,有饱满的思想情怀。当然,还有其他若干因素,比如崇高的人格修养、深厚的文化积淀、成熟的市场运作等等。

 

而文化积淀的涵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成熟的市场运作也并非三天五天就能完成的。它们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我想重点突出的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思想情怀,以及其作品所呈现出的独特风貌。从所周知,这两方面的成熟表达均是在画家本人能够娴熟自如的掌握笔墨、技法之后所产生的。倘若基本功不过关,那么思想情怀便难以抒发,独特面貌便难以呈现。即使抒发也是不酣畅,即使呈现也是不可观的。

 

王良《山寨盛会》

 

以上是我仔细品读画家王良先生的作品后有感而发的。他的作品给我的总体感受是;在深沉的家园情怀里,用精妙的笔墨绘制着最能代表故乡情韵的事与物,用饱满的构图来发泄积聚于内心的深切情感,用绚丽的色彩来点染生活中的无限美好。那些勤劳朴实的人们,顽皮可爱的孩童、悠然自在的家禽、特别是安谧恬静的山水、高达挺拔的木棉。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富有美感和散发诗意。

 

王良先生是海南人,1964年出生于黎族“三月三”发源地东方市东河镇。此地有大片的木棉树生长,每每春节前后,春在田野红遍了木棉花,甚是惹人喜爱。王良先生便是被这一抹抹的火红彻底感染了、打动了、陶醉了,下定决心拿起手中的画笔来表达对木棉的眷恋之情。当然,他眷恋的还有他的家乡,他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家乡的风土人情,他家乡的山山水水。而木棉只是他尤善描绘的景象之一罢了,他要借助木棉这一“英雄”的形象来深刻表达家乡人民的伟岸风骨。因为木棉树是高达挺拔的,木棉花是火红热烈的,家乡的人民也同样具有诸多优点,他们淳朴,他们厚德,他们勤劳,他们好客……..“深情眷恋着这片土地,投放太多太稠的情感,印络无数的心路的足迹,获取自己想要的艺术养份好多、好沉。”这是几年前他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下的一段话,今天读来,浓情依旧。

 

王良《溪山春恰正宜时》

 

是的,展开其画作,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异常纯粹洁净的田园气息。但就这股气息,便足以沁人心脾。我想,这就是古人所强调的意境、格调或者神采吧。意境深远、格调高雅、神采飞扬的作品,都有着不同凡响的气息,都有沁人心脾的能量。无疑,在王良先生的作品里,便使人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此外,单从绘画的本体上来讲,他不但注重在选材的内容上准确反应可观现实,富有思想性和引导性还会在表达形式上,在构图、赋彩,以及笔墨技法等方面也做到了一定的创新。他会根据不同的主题、题材、内容等的需要,有意识的创新出新的技法,以此为传统的表现手段输入新的血液。在他的几乎每一副画作里,我们会发现他总会将花鸟、山水、人物等相结合,将工笔于写意相结合,将重彩于泼墨相结合,将白描于点染相结合,而且并无牵强造作之感,却有和谐丰美之妙。

 

王良《柔曼春风到农家》

 

举凡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将花鸟、山水,甚至人物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前代画家们曾经运用过,宋元以来的花鸟画大家,如马远、王渊、戴进、吕纪、林良等人,在构图中经常以坡石、水口、远峰、近岸来衬托花鸟等。将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人也出现过。远在五代、北宋时,花鸟画就出现了勾填法和勾勒法。及至明季周之冕,又以徐熙没骨法与勾勒法相结合,创造了勾花点叶派这一新形式。现代大家齐白石,用极工细的草虫配以大写意花夲等,都是极为出色的范例。至于将重彩与泼墨相结合,将白描与点染相结合,前人似乎也均有之,但在一副作品中,融几大门类、多种表现手法于一炉的情形却不多见。而能将此处理好,更非易事。没有比较全面且扎实的绘画功底,几乎是做不到的。王良先生能够如此出色的做到,可见其水平的非同寻常了。

 

另外,其作品的构图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众所周知,绘画的构图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在创作过程中,如果只在造型准确上下功夫,或者只专注于笔墨技巧,而放松了对构思布局、主题思想的认真研究与安排,虽费尽心机,也终究得不到满意的效果。通观王良先生所有创作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构图的饱满俨然成为了他的一大特色。他似乎极为珍惜每一块画纸空间,生怕被大片的留白给吞噬掉,所以他极力扩展和增加整个画面的表达意象,但奇怪的是,这并没有造成画面的相拥挤感与混乱感,相反,更添了别样的精致,以及特殊的感官,当然这要归功于他自身所具备的不凡的构图能力。

 

王良《美域诗意自妖娆》

 

再说说他的笔墨。毋庸置疑,中国画自古重视笔墨,在笔墨的运用上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所谓唐人用笔,宋人用墨,元代以后变化无穷之说。王良先生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可看到其运用多种方法,以力求得到多种多样的效果。其笔力或雄强,或柔和,或痛快,或舒展;其墨色或浑厚,或淡雅,或生气,或恬静。做到如此,无不反映出画家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

 

王良《岭西棉事》

 

我曾对南方画风做过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个人认为,南方的画派较多,因此表现形式也便多种多样,同时受西画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探索作品很多,主要表现在画理、笔墨、以及视觉感官上。而在王良先生的作品里,我既看到了自然良好的创新,又感受到了其对传统的执着坚守,无疑如今的塔已俨然成为南方画家群体,特别是海南画家部落的一个典型和代表,很值得关注和期盼。

 

最后,衷心祝愿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远。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