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广播剧《青春鹦哥岭》有感

2014年05月15日 11:10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马良 责任编辑:李君照  点击:33254  我有话说(0人参与)

尊重理想 放飞梦想
——听广播剧《青春鹦哥岭》有感

 

 做为一个地质工程师的儿子,我亲眼目睹了父亲为了寻找铁矿,在江西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长期坚守的过程。所以当初次从报纸上看到鹦哥岭青年团队的事迹时,对这拨年轻人,我很佩服,同时却也觉得这样的选择自在情理之中,就像我父亲搞地质需要踏遍青山,落户乡野一样,从事热带雨林研究,不去鹦哥岭、尖峰岭、霸王岭这样的地方,行吗?这不就是职业行为吗?
 

 后来,陆陆续续读了鹦哥岭青年团队的一些报道,尤其听了广播剧《青春鹦哥岭》之后,我的印象随之改变了。时代毕竟已经进入21世纪,今天大学生的择业方式与我的父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已经大不一样,从前都是服从分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而今天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问题在于:当今的年轻人,该怎样面对这样的自由?鹦哥岭青年团队对此作出了漂亮的回答。
 

 对于这一点,广播剧《青春鹦哥岭》的展现是立体真实的。它既写了一部分青年学子对专业、事业的执着忠诚,也写了少数人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动摇,还写了个别人不惜为了安逸的环境放弃自己的专业。比如剧中人韩云鹏就曾提及“我有一个同学,老白,我们系成绩最好的学生,毕业以后,去北京,做房屋中介!我去看他,碰上他的经理,板寸头,看上去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因为一个客户流失,对着老白,破口大骂。” “后来,我一想,是老白他自取其辱!在那些大城市的企业里,好多个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被叫做笨蛋、菜鸟、无能鼠辈,可是他们还在那儿忍着!”
 

 《青春鹦哥岭》就此触及当代社会一个颇为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在青年择业选择上,往往投机压倒一切,专业得不到尊重。深入地想一想,我们的社会早已步入重视科技、崇尚创业的轨道,可为何偏偏还有诸多诱惑乃至潜规则,驱使我们的年轻人更愿意呆在非专业部门、“肥缺”或者循规蹈矩的诸多岗位上,混着,赖着,挨着,忍着,甚或贪着、偷笑着?正因此,鹦哥岭青年团队更显得难能可贵。而广播剧《青春鹦哥岭》也并没有无限制地拨高这些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剧中人韩云鹏就曾既自豪、也实在地说道:“我很庆幸,在鹦哥岭,我被看作是人才,是精英,是最受欢迎的宝贵财富!最重要的是鹦哥岭需要我,我也需要鹦哥岭这个大平台!”所以,该剧既展现了这群年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了他们为当地黎族村民脱贫付出的努力,却更突出地展现了他们的科技成果(树蛙、斑蝶等的采集及研究,参加世界科技大会等),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也是他们与我的父亲那样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所共同拥有的择业价值观:专业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你既选择了这样的专业,你就必须尊重专业的特点,哪怕条件再苦,也是你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剧中反复提及的“要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此外,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广播剧,《青春鹦哥岭》的人物性格塑造相当成功,剧中语言活泼生动,用了不少时下年轻人爱用的网络语言,显得风趣幽默,这也是该剧比较吸引人之处。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