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这本书凝集了一代人的文化情结

2015年07月27日 15:58  来源:中新网海南  点击:16041

已播放16041次

张萍:这本书凝集了一代人的文化情结2015年07月27日 15:58  上传

简介:《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以编年体的形式系统梳理记录了1950年至2013年,63年间海南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文艺活动及创作成果,来展示海南文艺辉煌、展示文艺家的风采,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积极深入生活、努力学习、勤奋创作的艺术追求精神和热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艺术奉献精神。对这部书的主编,海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萍而言,《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不仅承载着1950-2013年,63年间海南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更包含着编纂团队三年来的艰辛与不易。然而谈及编纂这部作品的缘起,面对镜头,张萍只是淡淡地说,我们觉得就只是做了一件事儿。

 

VCR1:《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以编年体的形式系统梳理记录了1950年至2013年63年间海南文学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文艺活动及文艺创作成果,来展示海南文艺辉煌,展示文艺家的风采,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积极深入生活、努力学习、勤奋创作的艺术追求精神和热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艺术奉献精神。对这部书的主编,海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萍而言,《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不仅承载着1950-2013年,63年间海南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更包含着编纂团队三年来的艰辛与不易。然而谈及编纂这部作品的缘起,面对镜头,张萍只是淡淡地说,我们觉得就只是做了一件事儿。

 

张萍:其实简单地说,我觉得这就是一件事儿,就是做了一件事儿而已。到文联工作后,特别是随着对海南的文学艺术发展文脉的梳理和了解,我感到海南的文学艺术从海南岛解放、有行政建制以来吸引了一大批全国乃至我们海南自身的这些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得到了很多文学巨匠的关注,而且他们到了海南之后也留下了很多文艺精品作品。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建设仍然很需要这些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的引领,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把我们海南岛解放、有行政建制以来,海南的文学艺术、特别是在我们发展历程中这些老一辈的文艺家们、文艺工作者们,他们所创作的一些文艺成果和他们所走过的这一条艰辛的文艺发展之路,把它梳理一下,以示后人。就是抱着这么一种很简单的想法,于是我就跟身边的一些包括我们的班子成员,大家就沟通了一下,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但是说是一件好事儿,这件事儿从哪儿做起?怎么来做?脑子里当时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是把这个任务点了个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主持人:那个时候大概是什么时间?

 

张萍:那个时间是2012年下半年,我到文联工作半年后吧。因为有了想法之后,就要为这个想法的实施要做一些准备。我也有意识地从方方面面查找了一些资料。慢慢的觉得,越查找越了解越坚定做这件事儿的这个信心。老实说当时想做这件事儿的时候真的没有想到它有多难,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多少会让自己最后出于一种勇气和魄力拿出点儿什么的时候,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把它作为一件事儿,该做的一件事儿。但等到这件事儿真正启动起来,我们把这个最初的这些材料收集上来之后,发现难了。而且越做我心里面有点儿忐忑了,因为到这时候才意识到,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持人:那忐忑是因为什么呢?

 

张萍:因为越做越觉得,要收集、要整理、要发现挖掘的材料太多了,简直就是一个文艺宝库。这里边涉及到的人、涉及到的事、涉及到的作品,一是在收集的工程当中它有一个量的积累的问题,随着这量的积累,因为收集得越多越觉得怕不全。第二在收集到这些大量的材料之后如何取舍。因为当时我们想做,我们给他命名叫做《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我们说叫大事记,但是这个大事的标准是什么?所以在大量的素材收集上来之后,如何取舍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再一个,这里边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对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作品,包括一些人物,我们怎么去认定他?怎么样去取舍他?这个也是一个也是个难题。

 

主持人:那这些难题放在一起的话,它是不是给我们的压力特别特别大?对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个冲击也是特别大?

 

张萍:这个是一种压力,但是不会构成冲击。

 

主持人:为什么?

 

张萍:因为一方面,随着我们各种素材收集得越来越多,应该说做好这件事儿的信心是越来越足,而且越来越坚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去做得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刚才你说到的忐忑,心里边儿还真的是有点儿小忐忑,忐忑就是不管我们收集到的多齐,材料收集得是有多少,毕竟是63年的历史,这个跨度太大,很难做到全面。

 

主持人:是很大。

 

张萍:而且随着时间的久远,一些当事人,已经不在我们本岛上了,还有一些老的艺术家,可能已经不在了。有一些还健在的也年事已高,对过去的这些事情还记得多少?准确性有多大?这些都在我们心里边需要去权衡的。所以说越做越觉得很担心,怕因自己工作能力有限,对这些东西在取舍上、在标准上、在把握上,万一有一点偏差,会伤害到我们一些老艺术家的感情,就怕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这是我最担心的。但同时我也觉得,既然它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那就义无反顾把它做到底。所以作为主编宁可我来承受大家的批评,承受大家的品头论足,甚至是指责,我也要做。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我做的事儿。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儿,这本书出来之后您觉得会给外界的人以及岛上的人,它对海南文学的意识发生一个怎样的变化呢?

 

张萍:我觉得,当初我们要做这件事儿的时候,一个就是想把这些曾经为海南的文学艺术做过贡献的这些老艺术家、老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为海南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应该把他们载入史册。因为随着时间的这种流逝啊,人和事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时间越久远,慢慢地大家都淡忘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贡献、他们创作的文艺的作品,甚至他们在舞台上、在各种艺术平台上所打造的一个个光辉的形象,都应该把它记载下来。第二个是我们当前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是我们的一个主流趋势,而且国际旅游岛我理解省委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深刻含义,就是国际旅游岛它的最终竞争力,一定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们通过梳理这63年的这种文学艺术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每到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也一定是文学艺术最活跃的时候,这是一个规律,海南也不例外。在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都承担了一些什么样的责任,产生了哪些成果。第三就想通过这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找寻探索,能为海南的今天文学艺术和未来文学艺术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一个引领性的作用。我觉得如果说这三条是我当时想要做这件事的初衷的话,我想今天这本书出来了,我想我们这个目的呢,基本达到了。

 

VCR2: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表示,该书具有丰厚的历史感,相当高的文化品味,富含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仲呈祥同期声:《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是一本具有丰厚的历史感的、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品位的、具有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好书。考察一个地方文联的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能否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自觉地梳理本地区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的地情,从而找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这应该看做是学习践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著名的四个讲清楚当中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这个书打通了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就是文学创作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美术等等方面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客观地呈现出指导文学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是极有价值的。应该这样说,这正是本书的主编张萍同志,带领着整个创作集体自觉地认识到了海南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地位和价值,自信海南独特的文化传统,有着永生的魅力能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进一步实现创新型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转化。)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表示,该书中记录的琼剧部分让自己看了心潮澎湃,很多事例都是自己亲历亲闻过的,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陈育明同期声:我觉得特别是它对于文艺琼剧这部分的记录啊,我看了,更加使我感到很亲切,心潮澎湃,很感动,很多事例都是我亲历亲闻过的,一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比方说,1957年琼剧第一次进京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里面,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的领导的接见。当年我才20岁啊!王英荣才18岁啊!)

 

主持人:那我看63年的记录,那63年每一年都有大量大量的那个故事在里边,给您的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张萍:这本书里边,我们所选取的这些图片也好这些事件也好,它不仅仅是文艺界、文艺家们所作出的贡献,发展足迹和历程的记载,更重要的我觉得,它是凝聚了海南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文化情结。你比方说我们这里边记录好多老电影,当时创作、采风、拍摄,包括他们整个表演的一些历程,比如说《南岛风云》、《红色娘子军》等等,这些老艺术家们他们创作的一个过程,到我们今天看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他是带着一个文化情结来看这个东西的。甚至看到一张老的电影海报,都会把人带到当时的情景之中。

 

主持人:青春。

 

张萍:是的。在那些青春的岁月里,我会想到这部电影当时我是跟谁一起看的,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生了哪些美好的故事,甚至在电影院里说不定就收获了自己美好的爱情、友情、亲情。你比方说一首好歌,会让人留下终生的记忆。那时候我们是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载体,什么MP3、MP4,电脑啊、光碟等等,没有这些东西的。在广播里听到一首好歌,或者听到朋友唱一首好歌,马上就开始找个小本子开始记歌词。很多时候都会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一种青春的岁月会燃起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这本书也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美好的故事,这就是文化情结。我们这个书完成之后,我亲自登门给一些现在还健在的老艺术家送书,我们有一些老艺术家捧着这本书啊,爱不释手,那种感觉看了让人感动,因为打开这本书很快就把他们带回到青春岁月,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当年他们作为一个文艺的工作者,是在那么艰难的艰苦的环境下,打着背包,步行走村串户的,去给老百姓演出,讲到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对文艺工作者的热爱,文艺队走到哪里儿,他们就跟到哪里儿。有的时候就几天几夜地跟,跟他们吃住在一起,他们演到哪儿就跟到哪儿,那份情感,那真正是体现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份感情。

 

VCR3:邢德云同期声:通什实际上就是一个山,一个山(张萍:通什。)对,它当时就是只有一间瓦房,平的瓦房,州政府,除此以外全都是茅(草)房。我们在自治州一直住到1959年底才搬出来到海口,都是住茅(草)房。然后就是走遍了所有的黎村苗寨,背着自己的服装、衣服,就这样走,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张萍:完全是走?)完全是走,没有桥梁,也没有车。然后像我这种矮个子,那个河,就这样淌水过去。就演各种各样的节目,全国各地各种少数民族的节目。完了以后,走遍各个乡村,黎村苗寨那个二十几户的村我们都要去的。去了以后没有地方,它太小了,连夜赶回来,都快天亮了。赶回来到哪里去,就是到乡里面比较大的地方,地当床,天当被,就是铺着一张大油布,完了以后大家就把自己的东西就这样男同志、女同志就隔一块那个布,就这样睡在地上,就是这么的。所以那个少数民族的民众看见我们演出了以后,他就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懂,但是这个就是社会主义,他说这就是社会主义,我们要社会主义。完了以后我们演到哪里,他们就挑着行李,拿着一个煮饭的锅,跟到哪里。有些一跟,跟到十天半个月都有,完了舍不得离开我们,离开的时候抱着哭啊,然后送我们一程又一程,唱那个民歌。

 

主持人:这本书一共审了多少次?

 

张萍:老实说我自己,从头到尾的,我自己最少看了三遍。但是我们整个书稿从我们把它定下来,交到出版社,出版社开始编辑,我们整个大的修改调整,就有16次。因为大家看到,我们这本书是插图和文字去对应的,这样做工作难度工作量都无形中加大。同时对海南本土的这些艺术家,我们本着以事实史实为线索、时间为线索,坚持把大事都重点做记录,大事要事不漏的这么一个原则,所以进行了一些梳理。那么在这些人当中,你比方说被称为“黎舞之母”的陈翘老师,应该是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一个。我们在这本书里大量地记录了她从一个小小的一个舞蹈演员,十几岁的一个小舞蹈演员,跟着文艺队到处去跳舞,到最后自己成为一个编导,最后能够以她的黎族舞蹈的独创,被大家尊称为“黎舞之母”。我们最近也专程到广州去拜访了她,把这本书也拿给了她,她拿了这个书啊,虽然已经年近七旬的老人了,但是她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我们把书中记录她的编的那些舞蹈,她的成名作《三月三》,她的这个《喜送粮》等等这些舞蹈,这些剧照拿给她看的时候,一下子就把她带回到那个时代。然后她就滔滔不绝地,手舞足蹈地给我们讲起了那段故事。

 

VCR4:陈翘同期声:刚才我看见这里面有一张照片,就是这样的,对,那个是在我跑场的。我在天桥演出《三月三》,演完了以后就是中央的一个记者,(问)能不能给我照张相?我说不行,我现在赶怀仁堂,那个时候很厉害的。我赶怀仁堂演出,不行不行,他说你随便摆个造型,我说这样行不行,嘴巴这样子,行不行,完了啪,给他照了,当封面了。现在经常报道说我是黎族舞蹈之母,其实我是承受不起的,真正的黎族舞蹈之母是人民是黎族人民,如果说我跟黎族人民的感情,叫我说黎族人民的姑娘、黎族的女儿,我倒是很开心的。

 

张萍:我这里还想说一句,尽管从主观上我和我的团队,都很希望尽可能完美地把这本书呈现给大家,但是由于时间的久远,所有的资料浩如烟海,这种取舍的难度,最重要的是我的个人能力有限,难免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当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很多遗漏。所以现在,逐渐地随着这本书,大家了解的越深入,也有一些新的线索又提供给我们,所以这种有些遗憾一定是难免的。如果说大家有什么批评、意见,还有一些什么好的建议和好的线索,我非常希望大家诚恳地给我们提出来。第一会我们虚心接受,第二会在未来我们将要做的这种电子文库当中,把这些遗漏的重大的事件,再把它补充进去,尽可能地让我们这本书,能让我们看到它的这些艺术家们、让大家满意。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