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最新
  • 推荐

梅国云长篇小说《拐卖》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2019年06月13日 15:42  来源:文字:吴雅菁 图片:李宁 编辑:黎秀葵  点击:3778  我有话说(0人参与)

研讨会现场

 

6月9日,由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图书馆主办的梅国云长篇小说《拐卖》研讨会在海南省图书馆举行。《天涯》杂志社长兼主编孔见,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复生,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毕光明,省作协副主席王雁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石晓岩,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海滨、乔焕江,以及崽崽、李音、吴辰、汪荣、章颜、韩芍夷、许燕影、乐冰、王卓森、邓西、杨道、李宁、郑小驴、彭桐、陈波来、邢建新、欧大望等作家、评论家参加研讨。会议由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主持。

 

出席研讨会的嘉宾合影

 

长篇小说《拐卖》作者梅国云

 

《拐卖》是梅国云长篇小说《若水》的修订版,是一部感人至深,打动了无数读者和听众的血泪文书。小说讲述了智障男孩若水被人贩子拐卖,母亲小草千里寻儿,又惨遭人贩子拐卖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的故事。作品揭露了拐卖妇女儿童这一人间悲剧,和对特殊孩子这一弱势群体的悲悯。十年前《若水》的出版发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并在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两次。
     

《天涯》杂志社长兼主编孔见

 

孔见认为,现在社会的变化很快,大家都疲于奔命,在这个过程中,风尘滚滚,不断的出现很多令人困惑、看不清楚的问题。“拐卖”这样一个主题涉及到很深刻的社会正义和人的良知。这个选题的挖掘,目前来讲,可能电视节目我们看的会多一些。而梅国云从文学的视角进行思考,对这样一个社会问题表达良知的力量,感染唤醒其他人的良知,这是一个作家重要的使命,也是这部作品的写作意义所在。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复生

 

刘复生说,这部作品与其说写了“拐卖”,不如说是借拐卖事件串联起了当代生活的表象体系,把角角落落的现象都纳入进来,呈现了一个丛林世界的残酷场景。我们不能够把小说局限在一个行业题材,或者是打拐题材,只是反映了所谓妇女儿童问题,它显然有更高的用意。通过这种破碎的形式,曲折地书写了中国现实,并且对中国现实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它的某种性质进行了隐约的判断。作品中的主人公若水是超越主流逻辑的,可能是我们获救的某种力量的化身。这个小说显然也给出了这样的暗示,进行了这样的寄托。这样的处理,使得故事在面目上不是那么的极端,尤其是后面的大团圆的结局,适应了正义的要求。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毕光明

 

毕光明认为,《拐卖》是2019年很重要的长篇小说,对于读者来说,是一部能够引起强烈的心灵震撼、尖锐的道德诘问和深沉的社会思考的书。然而这部书的价值不仅这些,最重要的是它会促使我们思考一些更大的东西,它引导我们通向大智慧。因此,这个小说不只是问题小说。小说的叙事动机是善与恶的冲突,它写到了对善的奖赏,也写到了对恶的救赎。这个恶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主要是来自于拜金主义,是金钱诱发了人性恶,像拐卖儿童、拐卖妇女这种恶都是来自于这个时代金钱至上这样一个最根本的社会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还有更深层的东西隐含在里面,那么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人性恶在特定的情境中爆发了出来,小说做了艺术的回答。

 

海南省作协副主席王雁翎

 

王雁翎说,《拐卖》是我所看到的第一部反映这个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充满悬念,阅读中一直紧紧揪着我的心:为弱小无辜、毫无保护自己能力的智障儿童得羊被拐卖离开母亲的怀抱而担心流泪;为小草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人也被人贩子拐卖,落入一个终年干旱缺水的贫困山区一个丑男人手里而痛心疾首;为小草、胡琴两个被拐卖的女人经过精心策划终于逃离地狱,我也大大喘了一口气;为小草和若水母子几次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不得见面团圆而叹息、着急;对人贩子胡三杯、兰姐逃到缅甸、南美洲反倒发财、过上了滋润的好日子感到愤恨不已,虽然最终他们都为自己拐卖人口的罪恶买了单,等等等等。我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感情冲击,几次流泪,这是看拐卖案件的社会新闻不能给予我的,而这正是文学或者说这部长篇小说的魅力所在,那就是以生动具体形象的故事、人物,和强烈的情感力量,来描述一起连环拐卖事件,以及围绕中心拐卖事件所涉及的一系列社会生活世相,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冲击,从而对拐卖这一邪恶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歌颂若水小草胡琴等善良美好的心灵。
   

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

 

马良认为,《拐卖》并非一部凭空想象的作品,甚至也不仅仅是一部观察世相、描摹人生的“世情书”,它是将自己内心的伤疤残忍而又勇敢揭开的椎心泣血之作,同时也是一部精神、灵魂淬炼,寻求救赎、振拔、超越的作品,标志着梅国云精神深处思维特质的形成。尽管梅国云是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之力,赋予了苦命孩子若水,而事实上,这个寻求从人类智慧中获取超越的人,却是梅国云本人。由于自己的天性,也由于家事、部队事、国家事事事关心甚至操心的特点,作者梅国云在一个整体氛围并不那么崇尚文化的环境中,将精力、兴趣、志向,投向了文化,尤其传统文化。个人觉得,这也是梅国云超越一般军旅作家局限性之所在,他是一个对世态人心更本质关怀的作家,他始终在冥冥之中寻找着他的“这一个”。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辰

 

吴辰说,《拐卖》看似打破了作品中原有的结构,但是这正是震撼人心的人道主义之集中所在。那么很多作家强调要在作品中展开思维空间,展现一种结构的严谨,但是,只在技术层面上追求完美的小说是无意义的,作者有时候就要这样怒目金刚地跳出文本,做那种左拉“我控诉”式的发声。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写的,是写人的,是写给人的,那么,一条以人的情感结构起来的主线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梅国云老师的这部作品,真的感染了我,在我读到这些作者跳出文本忍不住的发声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其他形式的文本所无法替代的。

 

作家崽崽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作家现场交流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