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饶有兴味的“三亚那些事儿”

2013年08月09日 16:55  本站 作者:马良 责任编辑:李君照  点击:37207  我有话说(0人参与)

饶有兴味的“三亚那些事儿”

——粗读“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印象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代在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专制黑暗的代名词。霸道乖戾的皇帝,阴险弄权的宦官,东厂西厂锦衣卫为代表的特务统治……直到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出来,人们既看到了朱元璋等的中央集权统治,也看到了“朱重八同志”艰苦奋斗、光复华夏的丰功伟业,还看到了“知行合一”文武全才的王阳明,看到了为国家大业“粉身碎骨也心甘”的于谦、海瑞、杨琏、东林党人等等,发现了明代士林并非一团漆黑,杰出士人还是有着自己的操守,且明朝政治制度建设中,也还保留着制衡君权的力量。此外像江南城镇的崛起、市民文化的兴盛等等的描述,活画出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总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明代的固定偏见。而做到这一点的,恰恰是一部通俗讲史类著作。
 

 因此,在收到厚厚三十册、洋洋四百多万言的“天涯文化系列丛书”,尤其读到张萍女士在前言中写到 “只想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编撰一套让大家能看得懂、读得进、有史实性、有可读性,力求系统解读天涯文化的通俗读物”时,个人是充满期待的。粗粗读了其中十几本著作,总的感觉质量不错,达到了张萍女士提出的要求,构成了一部“三亚那些事儿”。
 

 “天涯文化系列丛书”从纵向的历史演变,到横向的风情展示,再到立体的当代呈现,提供了一个既通俗又系统地解读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全貌的成功尝试。在海南,这套丛书是具有开创性的。此前有过“海南历史文化大系”,那是全省性的,且是比较专业化的学术著作。
 

 更为可喜的是,尽管描述的对象是“一隅之地”的三亚,但它不限于一地风情的简单展示,而是有着更为宏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一滴水本就能折射太阳,天涯文化本就与海南文化相关联、海南文化又与中华文化相关联。因此对三亚文化的详细解读,足可以丰富我们对海南文化、中国文化的认识。比如叶海声编写的《三亚历史的变迁》,写到海南早期从秦皇汉武到马援、冼夫人的那段惊心动魄的开拓史,岂不是有着中国边疆开发史的共同规律,又有着诸如处理复杂民族关系几种方式引发的深刻的思考。这些,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再比如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过程中,曾漂流到海南,还和崖州豪强冯若芳有过交集,这个巨商兼海寇的角色,就挺能说明唐朝社会形态的丰富。位居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的海南——尤其三亚——是可以为中国早期的“海洋文化”提供许多独特史料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叶海声反复引用了一部海南乐东籍的广州学者张跃虎的著作《珠崖田野上的华夏魂》,在我看来,这是对海南历史文化充满真知卓见的一部既有学术高度、又有身世之感的杰作。这也是“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一个长处,即“史实性”,通俗不意味着“戏说”,如果脱离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对思想深度的追求,这样写成的书是没有可信度、更没有生命力的。《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也是建立在作者精读《明史》(尤其是重要人物的传记)基础上的。“天涯文化丛书”的作者不一定具有当年明月那样的生花妙笔,但起码在注重史实、求证于学术著作方面做得不错。因此,像《岭海巨儒——钟芳》,完全可以当作明代一个士人的心路历程去读,而《衣被天下——黄道婆》则能引发这样的思考:当年的黄道婆将黎族人民先进的纺织工艺带到江浙一带,在那样一个工商业发达地区,方能将黎族手工艺“产业化”,从而引发一场中国的“产业革命”及“城镇化”浪潮,带给中国几百年领先全球的生活质量;西方的“超车”则要到几百年之后,而中国的当代又有重新夺回纺织业霸主之势。个中奥秘,当然非黄道婆一人所能揭示,但谁能说这一切不与黄道婆有关呢?这也是黄道婆能成为“海南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最大贡献者”的关键吧!如今三亚从小渔村蜕变成国际旅游城市、海南从边缘省份正发展成国际旅游岛,在海洋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否也有着“黄道婆规律”在起作用?
 

 同样,像《崖州,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天涯黎家人》、《触摸三亚苗族的足迹》、《凤凰背上的三亚回族》、《海上人家——疍家人》、《从中原到崖州》、《人在天涯品三亚》、《艺术家的三亚情缘》等著述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具体而微的细节描写能力,也能感受到其对全局的掌控能力,这些著述像黎锦一样,织成一个多彩多姿、意蕴丰厚的三亚。这才是通俗著作应该追求的较高境界!
 

 笔者与艺术家打交道比较多,多少会觉得艺术家们(当然,绝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对海南人文历史还欠缺一些了解(比如国家重大题材美术作品选到“黄道婆”,我省画家就没拿下,最后是上海画家中标了),这其中原因多多,恐怕也与缺少“天涯文化系列丛书”这样既通俗、又有深度的海南历史文化著述有关。一个地方的高度是与其学术文化艺术的高度休戚相关的,一个对古代历史文化无从把握的个人或群体,应该说也无从把握当下,人们能够从梳理历史文化中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当下。这正是“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价值所在。希望今后能有诸如“海口文化系列丛书”、《海南那些事儿》等类著述的出现,让身在海南的人更自觉、更深透地认识自身,让对海南有兴趣的人更多地了解、认识海南。海南文化也会因这一系列的互动,达到其应有的标高。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