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熙

艺术影响以及成就

1940年 生于海南岛琼海市福田镇昌里村。
1959年 毕业于海南文昌中学。
            同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五年。
            1964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
            分配在东方县文化馆工作。
1972年 随关山月老师在海南岛各地体验生活及画画。
1974年 创作国画祖国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入选广东省美展。
1978年 赴陕西延安、重庆三峡等地写生。
1979年 创作国画《枣园花在笑》入选广东省美展。
1981年 任教琼海嘉积中学。
1982年 创作国画《春宵花月夜》入选广东省农村农场新貌画展获二等奖
1984年 调入海南群众艺术馆任美术摄影组组长。
1985年 出席美协广东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86年 当选为海南国画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7年 经广东省职改办评定为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
1988年 被选为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
1989年 创作《风影》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0年 被任为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1991年 海南画院成立,委任海南省画院副院长。
1992年 海南省省美术家协会成立被选为海南省第一届美术家协会主席。
            随海南省政府文化、经济代表团出访日本。
            被中国美协聘为92“国际水墨画大奖赛”评委。
            1993年 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创作《曙光普照万泉河》
            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1994年 为马来西亚海南省会馆成立100周年创作《五指山图》。
1995年 被省文体厅任为海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
1996年 连任第二届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创作国画《巫山雨霁》编入中国三峡百景图。
            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应澳门美术家协会邀请随团在澳门海南同乡会成立
            二周年庆祝活动上举办《海南美》琼籍画家展。
1997年 参加海南画院在香港举办“琼州乡情乡音书画展。
1998年 创作中国画《苍原》入选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获优秀奖。
            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赴泰国考察写生。
1999年 创作国画《椰颂》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南岛山村》参加全国政协成立50周年画展。
2000年 在海口举办《曾祥熙中国画展》
            赴黄山写生。
2001年 创作国画《雨后春林黛色浓》参加首届中国画双年展。
            在山东烟台举办《曾祥熙中国画展览》。
2003年 创作国画《琼崖尽染四时春》参加广州国画双年展。
            赴甘肃宁夏进行写生。
2006年 在山东潍坊举办个人展览。
2008年 在海口举办《曾祥熙中国画展》。
2009年 5月到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沿海写生。
2010年 与六位同学在广东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届山水科同学画展》。
2012年 在北京参加海南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书画室联合
            举办的“海南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并得到贾庆林主席接见。
2013年 8月到万泉河沿岸写生

曾祥熙个人简介

曾祥熙,1940年生,海南琼海人,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老师,1964年毕业,先后在海南文化馆、艺术馆、美术协会从事美术辅导和美术创作。 早年在东方县文化馆工作,1981年先后在故乡的温泉中学、加积中学任美术教师,1984年在海南省群众艺术馆任职。繁忙的行政工作,事务冗杂而应酬不断,然而兴趣与热情使他勤耕不辍,含毫吮墨,创作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国画精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上自树一帜,引世人瞩目。他的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并入选画展、画集:《曙光普照万泉河》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1990年他随团携带作品参加《琼港书画展》;1992年他的作品《芦雁飞》、《琼岛海边》在台湾举办的《两岸美术作品观摩展》中参展并被编入典册;1994年他的作品《苍源》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众美术作品优秀奖,并入编大型画集;1995年15幅作品入选马来西亚雪莪兰州海南会馆成立100周年庆典美展,其中《五指山图》被印上请柬发给贵宾;2000年10月,海南美协、海南群艺馆、海口文联、海口画院联合举办《曾祥熙中国画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展出第一天观摩者有1200人之众;2001年由山东烟台文联举办的《曾样熙国画展》在当地引起强烈轰动,观者如潮,其中《南疆翠壁》被一位收藏家高价收藏。 曾祥熙理所当然成为大家所熟悉的海南名画家。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南省群艺馆馆长、省文联副主席、政协海南省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92年海南省政府授于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文化部评为92年度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待遇;1996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帖专家待遇。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几次举办过个人展览,参加在香港、澳门、日本、韩国举办的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和事迹被编入《中国美术年鉴美术家卷》、《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人物志》、《世界美术家传略·华人卷》、《世界美术全集·华人卷》等辞书。 曾祥熙的画代表海南省国画艺术的里程碑。这位“万泉河之子”是海南人民的自豪和骄傲。然而,他的品格如同他笔下的梅花一样的纯洁、高尚。他从不计较得失,从不为钱而作画。他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作画慷慨捐赠义卖。世纪末,海南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我和世界无臂书画家刘京生办展赈灾,曾主席慷慨表示对灾区的支持,奉献热耽的爱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他把生命的余热浓缩在雄浑博大深邃,张扬无限生命力的山水画中。以前他曾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情点燃生命的亮丽红艳朝霞,未来同样以生命的热情燃烧着夕阳余晖的红艳。 随着时代步阀向前,曾主席的晚晴健笔将画出更多更美的万泉气象新,博鳌更喜人的杰作。大地呈祥瑞,神州飞巨龙。在感悟世人向往博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辉煌的同时,曾祥熙的画与其名字同博鳌如合一契。啊,万泉河之子,让您的心魄与博鳌一样博大、深邃、祥瑞、长寿。

个人代表作品


  • 《河山清韵》

  • 《岁月留痕》
  • 吴梅

    艺术影响以及成就

    1994年    获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文联授予海口市文艺家从事文艺
                   创作三十年(1956—1994年)“荣誉证书”。
    2004年    获海南文联、海南省音乐家协会授予“德高望重老一辈音乐
                   家”称号,并荣获一枚“终身荣誉奖”
    2006年    参加现代剧《百年苍翠》剧目作曲获2006年全国优秀剧
                   目奖并于2012年国庆节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2010年    在海口荣获海口文联授予文艺家“从艺五十周年”贡献
                   荣誉奖。
    2014年    11月参加省委宣传部现代琼剧《我们村里的三把火》
                   剧目作曲,获2012—2014年度海南省优秀产品奖(海南省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4年    荣获海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授予《琼剧历史闻录》
                   优秀文稿二等奖。
    2015年    荣获海南省第二届艺术节大型琼剧《浴血英魂》
                   作曲奖。
    2017年    8月荣获第二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其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家传集》、《中华人物辞海·当代大文化卷》、《世界名人录》、《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戏剧家大辞典》、《海南戏剧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海南卷》、《海南专业技术人才录》等书。

    吴梅个人简介

    吴梅(1933—— )原名吴奕振,笔名:吴枚。海南人,大专学历。1986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作曲职称。1994年1月退休。是退休多年还活跃在文艺战线上的海南著名琼剧艺术家、作曲家、文艺活动家。1954年起当小学教师,1956年调入海口市文化馆负责群众文艺工作,深入工厂、农村、街道辅导业余琼剧演出活动。1964年正式调入重建的海口市琼剧团当编导、作曲,经过多年跟团演出,长期以来对传统戏曲特别是对琼剧历史源流、声腔的形成、板腔结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掌握了琼剧音乐、唱腔的构成及其沿变规律。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和创造了许多新板腔和板式。总结了一整套音乐唱腔设计、创作的法规和经验,大大地推动和丰富了琼剧艺术的表现力。六十多年来,除自己创作、改编歌剧、琼剧等剧本外,为海南省、市、县等各地琼剧团创作、设计的古装、现代琼剧音乐唱腔作品就有二百多部。主要剧目有:《像他那样生活》、《岛上人家》、《山乡风云》、《泪血樱花》、《刁蛮公主》、《凤冠梦》、《贞洁情侣》、《梁山伯与祝英台》、《丘浚变奏》、《海角惊涛》、《三看御妹》、《红丝错》、《恨深情长》、《喜团圆》、《月老皇帝》、《狸猫换太子》、《侨乡女人》等将近三百部。有四十多部剧目被录成音带、录像带出版发行。许多剧目二十多次随团到加拿大、美国、法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许多音乐唱腔在海内外流行;不少歌曲、剧目音乐作品获中央和省的奖励,并被收入各种刊物出版发行。特别是近年还参加大型近代琼剧《百年苍翠》的音乐、唱腔创作,2006年随团赴武汉参加“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剧目奖,其中女主角陈素珍荣获“全国梅花奖”。2012年国庆节该剧目又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得北京专家和观众的好评。2006—2014八年间,被邀请到新加坡为当地戏剧团,改编、作曲、排演琼剧《原野》、《花为媒》、《桃李梅》、《赵氏孤儿》、《江山美人》等五部剧目,并指挥“新加坡武装部队民乐团”、“新加坡国家大学华乐团”参加伴奏、演出大获成功,受到国外观众的赞扬。2011年6月被邀参加新加坡举办的《国际琼剧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论文发言。

    个人代表作品


  • 古装琼剧《喜团圆》

  • 古装琼剧《狸猫换太子》
  • ipt>